只此青绿 “电”靓宜昌
——国网宜昌供电公司的绿电实践
(资料图片)
5月的宜昌,满目皆绿意,处处是风景。江上船电宝、路边充电桩遍布宜昌,记者循着宜昌电能的绿色足迹,探访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绿电实践。
绿色岸电保一江清水东流
上船赏景,下船游玩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乘船游长江三峡火爆。4月30日,宜昌秭归港,总统二号游轮缓缓驶入港口,岸电服务人员不到10分钟就为游轮接通岸电,绿色清洁电能被源源不断送上这座“水上酒店”。
长江船舶往来穿梭,绿色岸电成新风尚。自2019年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建成以来,从“要”船舶用岸电到预定泊位“抢”岸电,清洁岸电越来越受欢迎。
“这个假期靠港用岸电要排队,大家提前在微信服务群预定泊位抢岸电。”宜昌长江三峡岸电运营服务公司副总经理李兴衡介绍,30日当天,共有8艘游轮停靠秭归港码头,全部使用的是岸电。
在宜昌九码头,全国最大纯电动游轮“长江三峡1”从这里出发,溯江而上游“两坝一峡”。“长江三峡1”总电池容量约7500千瓦时,相当于100多辆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总和。
为解决巨无霸充电难题,宜昌在全球首创“高压充电+低压补电”电池充电模式的设计应用,搭配10kV港口充电设施“长江三峡1”,只要在停靠码头充满6小时电,即能以22公里的时速航行100公里以上。
据统计,截至今年4月底,宜昌岸电项目累计为14980艘次船舶提供清洁岸电2516万千瓦时,节约用能成本2300万元以上,替代燃油5913吨,减少有害物质排放18625吨。
全市“充电一张网”让出行更绿
“可以充电,又可以换电,我觉得现在开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一样方便。”5月5日,在宜昌城区国宾花园充换电一体站,蔚来车主陈先生仅用4分钟就完成了电池更换。
近年来,国网宜昌供电公司积极推进全市“1-3-5”充换电服务圈网络建设,已实现了中心城区“1公里”充电服务圈。今年一季度,国网宜昌公司充电量700.59万千瓦时,充电桩利用率位居全省前列。
在远安县鸣凤镇双利村汽车充电站,6辆电动公交车整齐停靠。“电动公交行驶时没什么噪声,运营成本也更低。”公交车驾驶员张程说。
如今在宜昌,交直流V2G充电站、综合供能服务站、移动式充电舱等各种充电“黑科技”越来越多,为市民充电提供了更多样性的选择。
目前,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已在宜昌建设投运161座充电站,一张覆盖高速、城区、乡村的绿色出行网基本成型,为市民绿色低碳出行提供可靠保障。
“全电景区”绿色用能景更美
这个“五一”,三峡大瀑布成为旅游打卡胜地。“早听说三峡大瀑布风景秀丽、飞瀑一绝,停车场有电动充电桩,景区有电动观光车都挺方便的。”来自湖南的游客徐晓说。
经过几年的改造,三峡大瀑布景区已实现煤改电、气改电、油改电。漫步景区,全电厨房、全电商铺、纯电观光车、电动车充电站等将电力节能、绿色环保渗透在景区的方方面面。
打造“全电景区”有三笔账,景区负责人吴燕凌说:“一是生态账,景区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,目前已实现零排放、零油污、零噪音,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0%;二是经济账,经测算景区交通成本下降了75%,热水供应制热效率提升50%;三是旅游账,通过新能源以‘绿’养绿,实现了景区低碳绿色用能,让游客满目所见皆是景。”
据悉,国网宜昌市夷陵区供电公司将与景区联合启动分布式光伏发电、瀑布气流发电以及微水发电等项目建设,全面促进新能源消纳,推动景区向低碳、零碳转型。
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赵璟一 通讯员 孙慧怡 李娇艳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