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和新材(002254)2月9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,公司于2023年2月7日接受5家机构单位调研,机构类型为其他、基金公司、证券公司。
(相关资料图)
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:
问:大家还是比较关注涂覆这块业务的进展,您帮我们介绍一下最新的情况?
答:我们现在有两条连续化生产的小试生产线,一条是间位芳纶涂覆,一条是对位芳纶涂覆。目前在建设一条中试生产线,中试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正在调试准备相关工作,后期计划试车。
问:客户情况?
答:预计是3月份我们就会出产品,出产品之后,因为我们现在内部已经建了一个电池的组装和评价实验室,具备自己做电池评价的能力,所以我们打算是这个产品出来之后,很快就会内部做一个电池的验证和评价,评价完了之后再进行第三方测试,拿到第三方的数据后再进行送样,预计会在四五月份送样。国外我们肯定会继续送,国内我们会选择1~2家标杆的客户,包括新能源汽车以及电池的客户厂家我们都会送样。
问:国内电池厂和整车厂?
答:都会有,每个领域选择1-2家。
问:对电池进行验证?
答:我们自己做电池,做完没问题了才去做给客户,通过不断的测试和数据,加快送样和验证的一个过程。现在市场投资逻辑已经变了,比如直播都是教你如何来做,我们更多的是跟客户分享如何把电池做的更好,只是作出实验数据,相当于为客户服务。
问:成本测算?
答:根据7+2+2的涂覆隔膜规格来测算的,涂得芳纶差不多是3克左右。芳纶涂覆有三部分成本,一个是前面原液制备或者说原液调配,第二个阶段是涂覆,第三个阶段是溶剂回收。我们依托泰和本身的大装置,前面的原液聚合调配泰和新材原来的大装置都有,后面溶剂回收也是依托芳纶的精制装备,我们只用上中间最小的一个投资部分就是涂覆生产线,所以折旧其实非常低。小试线差不多70%多的良率,我们预计中试线的良率会有一定提高。
问:其他企业成本高的原因?
答:只能说侧面了解过,首先是没有专利,需要支付专利使用费;第二是必须使用外购的原料,芳纶原液是有保质期的,原料会有变动和波动,所以大家都是采购固态的,需要增加溶解的过程,纤维溶解过程中会有溶不掉的,对后面涂覆的影响会非常大;第三就是原材料也不稳定,分子量、粘度波动都比较大,影响制成率和良率;第四个方面是溶剂回收成本,成本较高。
问:是否要计算基膜的损耗?
答:看商业模式,如果我们采购基膜,做成涂覆隔膜卖给厂家需要算成本;第二个是代工,我们只收代加工费。
问:两种模式都考虑?
答:目前都在考虑。
问:和基膜厂家会有深度的绑定和合作吗?
答:未来是需要的,希望能够实现一体化生产,基膜出来之后马上进行涂覆。原液基膜都是变化的,时间越短损耗越小,稳定性越好,良率会有提高。
问:储能领域能否用上?
答:我觉得储能现阶段没必要。
问:汽车领域?
答:电池的能量不管是能量密度或者倍率都在往上提升的,都在追求安全性。
问:中试线跟试验线的区别多大?
答:中试线就是幅宽放大,自动化程度提高。
问:单面的方案?
答:9+3。
问:单双面的差别?
答:双面更保险一些。
问:芳纶涂覆的切换节奏?
答:现在没有跟客户谈到这一步,验证之后才能考虑这块。
问:验证时间?
答:B阶段做完最短是6个月左右。
问:年底会看到认证成功?
答:不用走到最后,阶段性就能看出来。
问:需要跑车验证?
答:需要,跑完之后进行评估。
问:产业化是否考虑?
答:正在设计。
问:建设周期?
答:一般一年多时间。到2023年年底出一个比较好的阶段性结果,2024年就可以开始新生产线的建设,后期的速度要更快。
问:放大之后还会有下降空间吗?
答:体量大动力成本会下降,同时得率的提升也会带来成本的下降。
问:下游对间位和对位涂覆初步的反馈?
答:大部分人趋向于间位,间位的性价比高,对位的成本要比间位高。
问:大线什么时候能够看到正常的良率?
答:需要有一定磨合和运行周期。
问:如果竞争对手想要投生产线,是不是前端做到聚合就可以了?
答:芳纶聚合非常难,和做涂覆完全不同。
问: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的订单情况?
答:基本变化不大。
问:芳纶设备国外采购很困难吗?
答:现在基本上都是国内采购。
问:最近氨纶市场价格也稍有好转?
答:现在是个小旺季,基本上春节之后到四五月份是传统上的一个小旺季。
问:对位芳纶的销售结构大概是什么样的?
答:光缆估计50%左右,防护应该是20-30%,其他的还有比如增强等。
问:今年间位芳纶在防护服装领域的占比?
答:大概在50-60%左右。
问:芳纶防护工装换装的周期?
答:标准中建议更换周期是春秋装2年,夏装1年,还要看具体执行情况。
问:绿色印染它是我们一个新的业务,它主要是对传统印染方式的一个颠覆?
答:是的,目前我们可以染的是棉麻丝毛皮等天然的材料以及粘胶,可以给它们带来几个优势,一个是说节能减排,再一个降低库存,其实这都是纺织服装行业的痛点。我们今年有两个装置会投产,一个就是印染,我们有一个示范工厂,第一步是在烟台,做好了以后邀请客户过来看,后面大家接受了,我们会到一些纺织服装比较发达的一些地区去建厂;
第二个我们还准备建一个绿色打印的工厂,现在有很多智能制造的中心,小型的加工中心,他们面料库里面存有各种颜色的面料,接到订单之后去把面料找到,用我们这种技术之后,我们给他存一块处理好的布,接到订单再染色,一是可以减少它的库存,第二个也可以缩短它的交货周期;
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氨纶、芳纶等高性能纤维的研发生产及销售,主导产品为纽士达氨纶、泰美达间位芳纶、泰普龙对位芳纶及其上下游制品。公司是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,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、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先后研发形成了氨纶、间位芳纶、对位芳纶的国产化技术,引领了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;公司建有国家高性能芳纶纤维动员中心,是相关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者,先后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18项,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,牵头和参与编写了4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,被中国化学(601117)纤维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首家“国家高性能纤维材料研发生产基地”;公司拥有完备的氨纶、芳纶产品体系,产品质量及技术指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,纽士达氨纶、泰美达(NEWSTAR)间位芳纶、泰普龙对位芳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。
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:
参与单位名称 | 参与单位类别 | 参与人员姓名 |
---|---|---|
华夏基金 | 基金公司 | 韩霄 |
景顺长城 | 基金公司 | 周寒颖、张靖、曾英捷、李进、詹成、郭琳、陈渤阳、鲍无可 |
中信证券 | 证券公司 | 任丹、陈培豪 |
勤辰资产 | 其他 | 杨晋 |
拾贝投资 | 其他 | 胡建军、郑晖 |